|
大肚山起源 作者:林松範
聽耆老說古早時代的大肚山,其東邊是個大湖泊叫「水裡海」,西邊是大海,大海岸邊有個港口叫「水裡港」。地質學家說,台灣最早是由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衝擊浮出的,就是目前的中央山脈,後來在大陸板塊與中央山脈間幾次的火山爆發,讓澎湖群島浮出海面,火山熔岩堆積至中央山脈西邊,也就是目前台灣西邊一連串的頭嵙山台地,這一串台地由北至南有林口、桃園、火炎山、后里、大肚山、八卦山等台地。 從中央山脈隨水流下的土石慢慢填平了台地與中央山脈間的海,漸漸變成湖,再變成目前的盆地。從大肚山頂往大肚華山路途中,台中港路上與弘光大學附近都可以看到被切開的山脈,被切開的山脈離地面二公尺以下全都是大大小小的鵝卵石、鵝卵石中參有很多火山岩,如龜文石等。地面約一、二公尺的紅土是已被風化的鵝卵石,這就是典型的頭嵙山地質,台灣西海岸邊的台地都是如此。 | |
那麼,台灣周圍海底的地形是怎樣的一個模樣,你是不是很好奇呢?台灣位處板塊運動頻繁的區域,海跟陸地很像呢?南北走向的海脊和海槽為主,如呂宋島弧、北呂海槽、恆春海脊、馬尼拉海溝及海溝西部大片的南海盆地。地
1. |
在海底擴張中心,地函熱對流向上湧升的力量,使大陸地殼產生張烈,來自上部地函的岩漿沿著裂隙上升。 |
2. |
湧出地表的熾熱熔岩覆蓋在原來的板塊上,熔岩冷卻之後生成新的海洋地殼,將大陸地殼向兩側推開。 |
3. |
當海底不斷擴張,較老的海洋地殼被新生的海洋地殼推擠到大陸邊緣,原來連接在一起的大陸地殼也愈離愈遠。 |
4. |
從陸地河流帶來的沉積物堆積在大陸邊緣,逐漸向海底延伸。被海水淹沒的部分,緩緩的向海底傾斜。水深不超過200公尺的寬廣平台,稱為大陸棚,在大陸棚的邊界,坡度開始增加形成陡峭的大陸斜坡。沉積物在大陸斜坡坡底堆積成大陸隆堆。再往深海就是以海底沉物為主要堆積的深海平原,兩側大陸邊緣之間呈現的凹盆狀,是海盆涵蓋的範圍。 | |
大肚山地質形成
大肚山被風化的表土因內含有風化殘留物,如水氧化鋁、水氧化鐵等,又受到副熱帶高溫多雨的影響,土壤呈紅色,紅色的土壤質細又粘,土質如水泥,雨水很難滲入,一場大雨,大都急速流向山下,而不滲入地底,而留在表土上的水也很快被蒸發掉。
記得民國62年初到四箴國中教學時全校只有九個班級,我除了教數學外還兼體育課,每班一個星期有二堂體育課,其中要拿出一堂體育課來勞動服務,整理運動場,因為整理好的運動場,每下一場雨運動場就會明顯向西斜。下雨中我們會看到,帶有紅土的水一直往西流,下完雨後不多久整個運動場都在冒煙,冒完煙後整個運動場就往西邊斜過去了。
大肚山雖位於副熱帶高溫多雨地帶,還是經常缺水。缺水加上貧瘠的土壤,農業社會時代的大肚山沒有人想要,是各鄉鎮倒垃圾,規劃為墳墓區的地方,也住了一群最貧窮、被世人遺忘的人們。
民國70年代國家經濟起飛,除了國家十大建設外,民間的投資澎湃興起,大肚山的鵝卵石是築牆鋪路最好的材料,早期大家只想拼經濟,不重視大自然生態,為了採大肚山的鵝卵石,大肚山被挖成幾個缺口,缺口很大,開車路過台中港路或二高,遠遠就可以看到。怵目驚心的鏡頭,路過的人無不傷感萬分,這是早期台灣人只想拼經濟留下的痕跡。大肚山裸露的鵝卵石如大地滴滴流不停的淚水。
|
| |
農業社會,大肚山因鵝卵石與紅土而不適合農作物,土地沒人愛;而目前工商社會,反而因鵝卵石紅土比較容易蓋工廠大樓,加上甘蔗園留下的大片土地,正可好好開發,土地人人爭著要。時代不同,同樣的土地,價錢竟天壤之別。又大肚山的鵝卵石如同汽車的避震器,六十年來中部發生二次七級以上大地震,中部各地區災情慘重,但住在大肚山的人卻都沒受災害,有人說這是地下的鵝卵石發揮了吸震的作用,這聽起來蠻有道理的。
由中央山脈流下的水,通過大肚溪與大甲溪,切斷了因火山造成的台地。大甲溪北邊是后里台地,大肚溪南邊是八卦山台地,大肚山介於大肚溪與大甲溪之間,南北長約二十公里東西寬約七公里,海拔最高只有三百二十公尺位於台中都會區公園南邊。大肚山猶如一輪彎月臥於大甲溪與大肚溪之間,突出的部分向西,面對臺灣海峽,從空中瞰視,大肚山很像台灣的縮小圖,最高點是平平的台地。
這片紅土中,有二個地點還保有綠色的一片,其中一片是東海大學,另一片是台中都會公園。西邊從北至南一條條山丘與山溝平行急下,也許是不容易種植,這裡還保有許多綠色大地,台地的東邊地形較平坦,緩緩下降,慢慢接納台中大盆地。南邊台地急速縮小好像台灣南部的恆春半島,從前人稱這裡為「尖尾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