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山與甘蔗相依存 作者:林松範
百年來大肚山與甘蔗相依相存,整個大肚山上的人文、社會、經濟都受甘蔗的影響。記得第一次拿著臘筆跟老師畫太陽,兩個綠色山峰交叉的地方劃一個半圓火紅的太陽,有的小孩子會在圖的前面畫一隻張著大嘴的公雞,用注音符號寫著ㄍㄨ、ㄍㄨ、ㄍㄨ。
再來是畫一片藍色的大海,中間有個半圓火紅的太陽,海面有一隻船,老師說那是夕陽,小孩子只曉得它代表早晨、起床,不曉得是東邊西邊,不知是那個年紀開始,我注意到太陽上來與下去的地方都是山,而不是海。原來台中市西邊與台灣海峽之間隔有一排南北縱橫的山,是大肚山。住在台中市的人天天都會看到大肚山。 |
| 高中時代的我喜歡騎腳踏車與一夥人從「中正路」接「台中港路」,衝往「大肚山」,經過「筏子溪」後不久,有台糖的小火車(五分仔車)鐵軌穿過台中港路,附近好像是小火車的轉運站,因為載滿甘蔗的小火車經常在平交道上進進退退,有人拿著一紅一白二隻小旗子揮來揮去就是不讓我們過去。經過「筏子溪」後,台中港路兩旁都有木麻黃、木麻黃後有山溝、山溝後是一片甘蔗園。當時後,我對大肚山的印象就是滿山的甘蔗園。
|
林永尚甘蔗製糖,並成立「金頂發」商號
大肚山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甘蔗無從考查,但是有計劃的種植甘蔗,應該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當時住在山仔腳的「林大老」 (註1)跟隨霧峰的「林文察」赴大陸參加剿洪秀全太平天國之亂,從大陸地區帶回數百名俘虜,這些人與林大老的三房被安置在大肚山上種植甘蔗(註2)。台灣地處亞熱帶、雨量充沛、生產季節漫長、適於種植甘蔗,早在1349年汪大淵的《島史志略》對當時台灣原住民的生活就有「煮海水為鹽、釀蔗漿為酒」的記載,表示當時就有甘蔗。台灣蔗糖產業的發展,從荷蘭人統治台灣期間就漸漸興起,根據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巴達維亞成日誌》記載,1663年台灣蔗糖產量約12萬斤至1660年已達200萬斤。
林大老是地方人士對林永尚的尊稱,林永尚本名元龍,字雲卿,因駝背也被稱為龜公或龜大老,龜大老與瑞井村的林曰都是林文察糜麾下十八大老之一,與霧峰林家關係應該很密切,當時霧峰林家已在太平、霧峰、國姓、新社等地,製做樟腦、熬糖。可能是看到霧峰林家因為種甘蔗、製糖而飛黃騰達,而激起林永尚想種甘蔗製糖動機。
蔗蔀村原名叫犁分,因地約五甲而得名,林永尚在犁分種甘蔗設糖蔀後,日本人把犁分改名為蔗蔀。目前的瑞峰國小是當時收集甘蔗的地方,而在瑞峰國小旁,還能看到當初供牛洗浴的水塘還有門柱,這便是林永尚在犁分種甘蔗,設糖蔀留下的痕跡。 林永尚的後代子孫一直都住在這裡,林永尚與三房生有林世彬與林萬生二個孩子,龍井鄉民意代表林豊增是林世彬的孩子。林永尚在蔗蔀的糖蔀一直經營至1922年烏日製糖株式會社成立後才廢去,他在大肚山上擁有多少甘蔗園,生產多少糖目前尚末查出,從數百名俘虜(註3),加上幾項既有的資料,我們可以來想像它的規模。
林永尚在蔗蔀種甘蔗設糖蔀以「金頂發」為商號,從留下來的帳冊知道「金頂發」出產的糖大致銷往彰化、水師寮、三塊厝、沙鹿、梧棲等地,但找不到有外銷的資料。這是不是透過貿易商再出口不得而知,帳冊中與他來往的商號知道的有新順吉、金益順、榮星等十個。其後代子孫,住在大雅鄉的林瑤棋醫師曾用這樣的文字來描述他的祖先「於山頂創設蔗蔀、戮力經營、居然有成,致產數千石、奠定富有基業、遺千載之令名」,從這些資料敘述我們可以想像它的規模。
|
甘蔗與大肚山
另外帳冊中有記載著工作人員的編制如:牛婆(從事榨蔗的人),伐蔗(去蔗葉蔗尾)、駛車(載甘蔗的牛車夫)、換火(熬糖時的火工)、喊牛、因粕、工仔等記載,從這些記載我們大致了解「金頂發」商號是個有規模且組織良好的糖蔀。
在日本人還沒到台灣之前大肚山台地除了林永尚在蔗蔀的糖蔀外,新庄村也有糖蔀,成立較蔗蔀村的晚,規模也較小。新庄村的糖蔀在今新莊路上,從前這一帶叫237﹝因地號而得名﹞,是新庄村陳姓家族從金門移到大肚山最早落居的地方,據耆老陳溪水說:糖蔀早在日本人來了之後不久就關門大吉,糖蔀主人叫矮仔霧,是陳清吉的爸爸,陳清吉的孩子叫陳平如,子孫後代好像都已搬離山上,新莊糖蔀所在目前尚留下有榨壓甘蔗的石盤,三合院旁有水池,據說是當時供牛飲水洗身涼快用的。耆老說新莊糖蔀生產的是較低價的黑糖,據台灣糖業公司記載新莊糖蔀停產後,曾經由海埔厝莊紀盛經營的億源米糖株式會社接手。億源米糖株式會社所在地就是後來的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沙鹿製糖廠。台灣光復後,原來的製糖工廠改為台灣工礦公司、沙鹿油脂廠,後來開放為民營,目前該工廠為洽發實業公司所有(註4)。
大肚山上在日本人還沒來之前,種蔗熬糖都是以莖幹細小的竹蔗為原料。當時製糖都以人、牛等為動力。一直到日本人佔據台灣,台灣開始有新式大規模製糖業的經營。大肚山上種甘蔗的土地,根據昭和十二年「大肚山一帶山地開發調查書」資料表示,大概有二千一百甲。大肚山上種甘蔗的土地,分二部分,一部分是會社自己的土地,另一部分是百姓自己的土地,會社在當地都聘有推廣人員,前龍井鄉代表陳獻四(註5)說,他的哥哥陳煥堂,負責推廣百姓種甘蔗的工作,並與訂契約,為了鼓勵大家安心種甘蔗,訂契約時都會標明最底收購價。
另會社在當地也聘有管理人員,新莊村林清河,日據時期就擔任管理工作,至光復後一直擔任此工作,他說一個人要管理一百多甲,幾乎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每天幫他工作的,少則三、四十人,多則上百人。陳獻四代表說:村裡大大小小只要願意工作,找上管理人員,他都會為你安排適當的工作,付你適當的工資,工作人員除了牛犁等大型的工具外,鋤頭、鐮刀、畚箕等都要自己準備,這些工具都要到沙鹿購買、修理,牽牛的算二倍的工錢。並有提供貸款購買肥料等服務,貸款的金錢待收成領錢時扣除,各村設一委員通常由村長擔任,委員負責會社交代的工作,還有會社與蔗農間的橋樑。
|
甘蔗採收分工
每次甘蔗收成的時間都須要三、四個月,這期間與會社訂契約的蔗農必須把甘蔗葉子拿掉,一捆捆綁牢,等待會社人員來收取。蔗農通常約二星期後就可拿到糖單。(光復後蔗農從會社拿到並不是現金,而是一張註明有多少斤糖的糖單,領糖單的地方有糖商會過來與你洽談,想用現金購買你的糖單)。會社收取的工作,還有付款給蔗農的工作,都由委員負責。
會社自己蔗田的收成也都委託當地的委員負責,通常委員會把蔗田分成幾個區域,標給一組組的人員負責,每組人員約二十人,男女生都有。收割甘蔗,首先要將甘蔗的葉子拿掉,這個工作由女生負責,再由男生用尖形的鋤頭從甘蔗頭端「鋤下來 」,鋤下來的甘蔗,再由女生修剪、捆綁,裝上牛車載往小火車﹝五分仔車﹞站,裝上黑台送往糖廠。
黑台是平底,四個角落有四根木棒用來固定、綁牢,每台黑台可裝上萬斤甘蔗。自耕農種的甘蔗,自己的甘蔗有多少重都不曉得,完全由會社人員告知才知道,甘蔗裝上黑台,都會標示這部黑台的甘蔗是屬於誰的,黑台送至糖廠,先要秤重,評鑑甘蔗甜份。曾經有蔗農跟隨黑台至糖廠,想了解他的甘蔗有多少,看到工作人員上下黑台所秤的重量竟然都一樣。
|
| 其土地與會社訂契約的蔗農,大肚山甘蔗種植分春秋二期、春天通常過完年開始種,明年二、三月開始收成,是春期,時間較短只要一年。六、七月再種隔年的,十、十一月開始收成,是秋期,時間較長、大致須要一年半,春期甘蔗種植至收成只一年,甘蔗的甜份沒有秋期種植的高。
|
甘蔗種植推廣
為了提高甘蔗收成,日本政府有各種不同單位同時配合做研究推廣,如在新社鄉設有甘蔗種苗改良場。我父親日據時期服務於日本通運株式會社(現在的鐵路局),戰爭末期被派至改良場負責種苗的運輸。父親說:新社改良場規模很大,分成一塊一塊、每塊之間都有鐵軌貫穿連接,新的甘蔗品種陸陸續續推出,剛開始日本引進夏威夷甘蔗,後來又引進爪哇的甘蔗(李振芳說:日據時期有08仔、83仔,都不大好,光復前改良的25仔最適合大肚山,光復後的04仔還不如25仔),透過日本通運株式會社把種苗運到東勢,再分配到各地,不但供製糖會社自己使用,也透過管理人員介紹給各蔗農。
大肚山缺水,各會社有各種措施,如帝國製糖會社,引葫蘆墩圳的水至大肚山,大日本製糖會社引筏子溪的水灌溉南屯山仔腳的蔗園,李振芳說:製糖會社獎勵村民挖池塘積水。經本人找到的資料記載,昭和製糖會社獎勵大肚山台地蔗農挖水池,一個水池補助45圓,每年再給15圓(當時糖價每千斤收購價約4.5圓),接受補助的水池在南寮、新莊有九個,瑞井、蔗蔀地區有四個。(註6)水池至甘蔗田間都有水溝連通,另外還有各種有關教育、比賽等等。
林清河說:糖的產量一甲地平均可收到十萬斤甘蔗。管理良好與不良的,一甲地的收成會有二萬斤的差異。 日據時期整個大肚山依供應那一個糖廠,而有不同的鐵道路線。約可分: 1、烏日線﹝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 2、沙鹿線﹝昭和製糖株式會社﹞ 3、台中線﹝帝國製糖株式會社﹞ 4、潭子線﹝帝國製糖株式會社﹞
以下作著把當時製糖株式會社鐵道走的路線簡單介紹一下(註7):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由烏日製糖場經學田、山腳至西屯水磲頭,全長9.5公里。 〈1〉 帝國製糖株式會社,由潭子製糖場經神岡、至清水楊厝寮全長13公里。 〈2〉 昭和製糖株式會社〈包括月眉糖場與沙鹿製糖所〉全長22公里分。 井仔頭線 沙鹿至井仔頭 8.5公里、六路厝線 沙鹿至六路厝 3公里、 公館線 沙鹿至公館 7.8公里、 吳厝線 西勢寮至吳厝2.7公里。
|
大肚山與甘蔗相依存
林清河說:山頂至沙鹿的台車都是用人力來推,早晨從山下把台車推到山上,曰落前,裝滿了甘蔗的台車開始一台台的往沙鹿衝下,沿路吱吱的剎車叫聲,響徹雲霄,他說有人會跟在台車後面,趁台車駕駛人忙著剎車時偷抽幾根甘蔗。 大肚山台地種植甘蔗從龍井林家林永尚開始,林永尚生於1831年卒於1892年。林永尚在蔗蔀種植甘蔗如果是1890年開始,那麼大肚山台地種植甘蔗的歷史超過110年,幾乎是五代人的工作,經歷過清朝、日據、國民政府三個朝代。它對於大肚山台地的人文、經濟一定有相當程度影響。以下是作者的看法:
一、 |
大規模、定期的工作一定要有合理的制度來推動:每三年二次的收成活動,每次收成活動時間達四個月,筆者本來認為應該會有什麼工作計劃表、契約書存在。訪談中耆老都說:什麼時候應該作什麼,那一個人要作什麼事全村的人都曉得,那有什麼工作計劃表。從耆老訪談中,筆者看到從前大肚山祥和、互相信賴的社會,這樣的社會不須要什麼計劃表、契約書。 |
二、 |
全村大小事大家都曉得:陳獻四說:甘蔗收成期間,中午送便當的婦女挨家挨戶收取便當,再送至工地。他說送便當的婦女,那一個便當裏面有什麼菜她都曉得。筆者想「全村大小事大家都曉得」,這樣的社會應該不須要警察。管理員林清河說:山上只有一個警察,好像都在管分派勞動服務的事情。 |
三、 |
早期交通不便,資訊不發達,全村村民,全大肚山台地的居民都為台糖做事:陳獻四說:無論年紀,只要肯工作找管理員就有工作。生活單純,有道德秩序,耆老在村上都有相當的地位,這樣的社會對於後來地方選舉影響很大。民國44年龍井鄉第五屆鄉長選舉,本來國民黨提名的陳企亭有百分之百的勝算,可是大為龍峰國小駱校長的一句話:「黨外的陳貽峰作農的沒有水準」,地方耆老群起相挺黨外的陳貽峰,結果當屆的鄉長由黨外人士當選,這戒嚴時期在台灣地方自治史上應該是一件大事情。 |
四、 |
陳獻四前代表說:新莊村林玉青當糖廠會社委員,熱心好益,地方大小事情只要他出面必能解決。山上沒有銀行,村民收甘蔗收到的錢都寄放在他那裡,沒錢向他借也不用利息,林玉青喜歡買土地,村民缺錢想賣土地找他就沒問題。林太太更是好人只要她知道村上某人有困難一定幫忙,林敏霖是林玉青的孩子讀大學出來選議員,聽說要賣票,透過椿腳發錢,害了椿腳被村民臭罵趕快把錢拿去還,結果高票當選。 |
註1: |
林大老(即林永尚)一生娶有五個太太,其中有一妾蔡美娘,被戴潮春的副將奪去,住在蔗蔀村的是三房張氏的後代。據李振芳先生稱林永尚的三房住在中沙路與南寮路交叉靠南邊的地方從前這裡有棵大榕樹,樹上吊有一個鐘,隔壁的瑞峰國小日據時期是甘蔗的集散地。龍井鄉山腳村的林宅主人:林家來台的開基始祖「林良」,約在雍正九年至乾隆六年間來到台灣,最先住在麗水村,第二代林三會才移居山腳,傳到第四代林文炳始奠定龍井山腳的基業,到第五代林永尚的手中是山腳林家最興盛的時期。後代子孫林士昌目前當台中縣議會副議長,史學家林瑤棋醫師都是林永尚的後代,林世彬、林萬生是三房的兒子,鄉民代表林豊增是林世彬的兒子,目前住在瑞峰國小旁邊。
|
註2: |
據李振芳先生稱林永尚的三房住在中沙路與南寮路交叉靠南邊的地方從前這裡有棵大榕樹,樹上吊有一個鐘,隔壁的瑞峰國小日據時期是甘蔗的集散地。
|
註3: |
目前尚未找到這些俘虜的後代。
|
註4: |
洽發實業公司在沙鹿鎮南邊海線縱貫道旁。
|
註5: |
新莊村前代表陳獻四的二哥陳煥堂是會社的推廣員。
|
註6: |
該資料來自昭和十二大肚山調查書。
|
註7: |
資料來自昭和12年大肚山開發調查書。 | |